李韬 等|国家治理中的项目制:结构互嵌、效率衰减与机制优化
国家治理中的项目制:结构互嵌、效率衰减与机制优化
李韬1 吴侗2
1.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2.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项目制是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和国家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科层制和市场化竞争机制构成,即上级政府“发包”项目,下级政府和市场主体“抓包”项目,以及实行项目资金配套的产权激励而产生项目治理效率。但是,在实践中,项目制并未如理论上所设想的那样,在科层体系中加载市场机制,不是形成有明确边界的平行结构,而是产生了科层体系与市场互嵌结构。在互嵌结构中,自上而下的委托-代理制使县级端获得项目配置、验收与监督三权同体的正式权力和剩余控制权,由此产生权力共谋和削弱市场化竞争与产权激励约束,从而导致项目制的效率衰减和治理限度。在项目制科层体系与市场互嵌结构中,需要通过推进最低价评标方式,完善项目资金的配套、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等增量改进,以减少和抑制项目制效率衰减和提升项目制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