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_凯时app

夏成根:对标学习沪苏浙,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2021-11-16 16:49:01 来源: 芜湖市湾沚区民政局 作者: 夏成根 浏览:803

为提升我区乡村治理水平,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芜湖市湾沚区民政局组织人员赴浙江湖州市安吉县、嘉兴市桐乡市(县级市)、海盐县学习考察乡村治理工作。学习考察组一行进村入户,带着问题寻找答案,仔细询问经验做法,感受到这些地方的乡村治理方法多、模式新,经验活。学习的亲身体验和直观感受,让学习考察组成员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得到了启发,收获了成果。

一、安吉县、桐乡市、海盐县乡村治理的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这次学习考察中,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党建工作与乡村治理的深度融合,所到之处,均凸显了党建引领,凝聚群众力量助力乡村治理的特色。安吉县坚持“强党建引领,促乡村治理”的总体思路,为49个行政村配备了第一书记,引领以产业、服务、治理、文化为主题的“4+”党建模式,运行中以党组织为网,住户为点,全面推行“三联、三结、三谈、三包”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法,实现了强党建促治理双赢的“秘诀。桐乡市构建起市、镇、村“三级书记抓三治”的领导体系,将“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纳入了“四个桐乡”(数字桐乡、美丽桐乡、风雅桐乡、平安桐乡)总体布局,在全市217个村社中,建立了733个网格支部和432个党员先锋站,全员调动桐乡4万余名党员深度参与村社自治,做到了党员联系群众、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等五个“全覆盖”。海盐县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现“人人进网联系全覆盖、层层定责服务全覆盖、事事有应民情全覆盖”,以平时“有求必应”赢得关键时“一呼百应”。这种基层党组织坚持发展的定力,党员高效务实的服务精神尤其值得学习。

(二)引导群众成为治理主体。安吉县在乡村治理中紧紧抓住全民参与这个基础,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对村里的所有事情汇集民意协商办,凝集民智协力办,聚集民心合力办,由农民来建设农村,让农民管理农村,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从根本上解决村里难以管理、村民不服管理这一现实难题,由此赢得了民心。桐乡市按照“费随事转、权随责走”的原则,梳理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需依法履行的36项事项”和“需协助政府工作的40项事项”两份清单,划清“行政权力”与“自治权利”界限,对基层实行“还权、赋能、归位”,以此来提升村和社区的自治效能。海盐县在村和社区全覆盖打造“睦邻客厅”,每月定期在“睦邻客厅”召开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讨论协调解决日常收集到的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村重大发展事项,以“小客厅”撬动“大治理”。这三个地方共同特点是坚持主打“全民”牌,把群众既组织起来又活跃起来,走出了一条党政主导、社会动员、村民参与的乡村善治之路。 

(三)培育社会组织补齐治理短板。学习考察中,我们看到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无处不在,定位精准的社会组织,已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安吉县全力融合打造县、镇、村(社区)三级社会组织示范园,重点扶持村(社区)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建成幸福邻里中心26家,实现镇级社会工作站全覆盖,通过完善服务功能和开展星级评定,打造一批体现安吉特点的未来社区“居民会客厅”和城乡社区服务综合体,为推进协同治理搭建民生服务平台。桐乡市以围绕村级治理中的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空巢老人、环境整治等村级事务中的难点问题,建立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和道德评判团,把一些法律法规管不到、村规民约管不好的不良现象,交由道德评判团去做工作,概括出了“大事一起干、事事有人管、好坏大家判”的乡村治理经验。海盐县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理念,实现社会组织培育与品牌调解工作室培育相融合,社会工作项目与调解案例资源相融合,社会工作经历与调解经验相融合的资源叠加效应,从而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以此助力乡村治理取得新成效。这些地方由于基层社会组织包含的类型多、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围绕民生创新治理载体。在安吉县、桐乡市、海盐县学习考察中,这些地方在乡村治理中始终坚持民生导向,紧扣人民群众需求,聚焦当前群众热点问题,积极回应村民的期盼和诉求。海盐县以全域秀美”为载体,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民生活品质提升,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整合农村生产力要素,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极力打造产业融合、村旅融合的美丽乡村升级版,探索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振兴新路子。桐乡市以“幸福嘉”社会救助数字化平台为依托,汇集27个部门的135项数据,通过实施“桐欣同享”共助行动,把困难群众的需求与“幸福清单”进行比对,精准了解各部门对困难家庭需求的化解情况,从而倒逼各部门在体制机制、组织体系、政策保障等方面做好优化和完善。安吉县为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在209个村和社区中实行殡葬协理员全覆盖,联合公安、卫健委、社保、医保等部门开发“身后事联办”系统,将治丧办事所需死亡证明、户口注销、社会保障、骨灰跟踪等服务管理事项整合为一件事情、一套流程、一个平台,统一由协理员上门办理,让家属“掌上办”零跑腿”。

二、启示与思考

学习了安吉县、桐乡市、海盐县在乡村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我们最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治理理念和推进方式上。因此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和思考。

(一)因地制宜,深挖治理潜力。走访浙江安吉县、桐乡市、海盐县,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他们在乡村治理中从实际出发,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留住乡愁的思路为目标定位,注重乡土味道,历史古韵,民俗文脉的挖掘, 依据现有条件,提升已有基础,体现渗透乡土文化内涵,“绣花功夫”展示村庄治理的个性化名片,几乎村村都是一幅美景。因此,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追求大拆大建,注重体现地域性、乡土性是乡村治理的基础。

(二)民治民享,激发治理活力。桐乡市在乡村治理中把顺民意、借民力、汇民智全程体现到村民议事决策中,积极聆听村委、村民对乡村未来建设发展的建议,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安吉县探索总结出事前民议、事中民办、事后民管的乡村治理模式。海盐县通过把传统优秀乡土文化融入到村规民约的具体内容中,让村民“关心”村里事变“上心”村里事。以村规民约引领乡村治理,已成为乡村治理中的“宝典”。

(三)上下联动,汇聚治理合力。安吉县在乡村治理中,构建和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体制,实现"规划一张图、条块一盘棋",把县直相关涉农部门实施的乡村康庄工程、河道清理工程、清洁饮水工程等项目整合集聚到乡村治理项目上,根据乡村整治要求,实行项目“入驻”核准制,突出投入重点,保证整治实效,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这种治理方式由“自上而下”向“上下互动”转变,治理格局由“单打独斗”向“协同推进”转变,在乡村治理中值得借鉴。

   (四)多元参与,凸显治理动力。乡村治理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治理。治理中要坚持“多规相融、多策叠加、多业并重、多元投入、多模运行、多力协同”方法,要大力培育发展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文化体育类、村民互助类农村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激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

三、建议与对策

(一)以党建为引领,强化乡村治理领导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主体的组织架构,设置功能型党小组,推行“网格化”党建模式,在网格上建支部、配力量、搭平台、强服务,健全完善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社会组织参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乡村治理机制。鼓励党员进入村民议事会、村庄理事会,加强对乡村治理工作的政治领导。将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乡村社会的“神经末梢”。

(二)以自治为根本,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以村庄(村民小组)为自治单元,实行村庄“微治理”。建立“两议三公开一报告”(村庄理事会商议、村庄群众代表会议决议,表决结果、实施方案、办理情况向村庄群众公开,重大事项向村“两委”报告)制度,确保村庄理事会履职服务行为有序规范。注重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等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养老助残帮困、矛盾纠纷调解等公益活动。加大村民委员会“去行政化”力度,集中清理对村级组织考核评比多、检查督查多等突出问题。将一些社会组织可以办、能办好的公益性、服务性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三)以法治为保障,构建和谐平安环境建立以县(区)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镇(街)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分支、以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依托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网络。推广使用法治宣传微信公众号、法律公共服务微信群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实行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建好法治文化广场,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表演法治文艺节目,增强普法教育的吸引力和法治工作的渗透力。积极探索以县(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阵地、以三级综治信息平台为依托、以视频监控为基础的综治信息化新模式,有效补齐综治工作短板,助力平安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四)以德治为基础,形成崇德向善民风注重挖掘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遵纪守法、敬老爱亲等方面典型,选树道德模范,用榜样的力量和公众舆论扬正治邪,净化社会风气。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育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乡村道德讲堂活动,引导广大村(居)民省身修德、自我提升。按照“易懂、易记、易行”的要求,修订好村规民约,倡导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